孩子监护人的权利包括保护孩子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代理孩子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教育和照顾孩子等;义务包括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照顾孩子的生活,管理和保护孩子的财产,对孩子进行管理和教育,在孩子造成他人损害时承担民事责任等。

从监护人的权利方面来看。保护孩子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是监护人的重要权利。孩子由于年龄小,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对事物的全面认知,监护人有权利也有责任保护他们免受外界的侵害,保障其人身安全。例如,当孩子面临危险时,监护人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孩子。同时,对于孩子的财产,监护人要确保其不受侵犯和损失。

代理孩子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也是监护人的权利之一。孩子在法律上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进行一些重要的民事活动。监护人可以以孩子的名义参与民事活动,如签订合同等。在涉及民事诉讼时,监护人可以作为孩子的法定代理人参与诉讼,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教育和照顾孩子也是监护人的权利。监护人有权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为其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机构,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日常生活中,监护人可以给予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

从监护人的义务方面来说。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是首要义务。监护人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确保孩子的饮食、居住等方面符合健康要求。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疾病。

照顾孩子的生活是基本义务。包括为孩子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保障,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管理和保护孩子的财产是重要义务。监护人要妥善管理孩子的财产,不得随意处分孩子的财产,除非是为了孩子的利益。例如,不能将孩子的财产用于自己的消费。

对孩子进行管理和教育是关键义务。监护人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要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在孩子造成他人损害时承担民事责任也是监护人的义务。根据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孩子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哪些(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