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和惩罚性。

刑事法律责任以犯罪行为为前提。犯罪行为是严重危害社会、违反刑法且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符合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时,才会被认定为犯罪,进而承担刑事法律责任。例如,故意杀人、抢劫、盗窃等行为,都属于典型的犯罪行为。

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是刑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在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下进行改造的刑罚方法;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死刑则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附加刑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刑事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一旦犯罪行为被认定,行为人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不存在协商或选择的余地。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的重要保障。同时,刑事法律责任还具有惩罚性,通过对犯罪分子施以刑罚,不仅是对犯罪行为的制裁,也是为了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防止犯罪分子再次犯罪)和一般预防(警示社会上其他人不要犯罪)。

刑事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从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到审判,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司法机关的参与,以确保公正、公平地追究犯罪行为人的责任。

刑事法律责任是指什么意思(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