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案中,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判刑,通常也是需要赔钱的。判刑是对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而赔钱是对受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进行赔偿,二者性质不同,不能相互替代。

一、刑事附带民事案判刑还赔钱吗

肯定的,判刑和民事赔偿是两个不同的法律责任承担方式。

1、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这就明确了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犯罪人不能因为受到刑事处罚就免除民事赔偿责任。

2、赔偿范围

赔偿范围一般包括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例如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3、执行保障

如果犯罪人不主动履行赔偿义务,被害人可以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程序,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等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赔偿权益。

刑事附带民事案判刑还赔钱吗(0)

二、刑事附带民事案判刑后赔偿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判刑后赔偿有多种方式。

1、一次性赔偿

这是较为常见的方式,即犯罪人在判决生效后一次性支付全部赔偿金额。这种方式对于被害人来说可以快速获得赔偿,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同时也有利于案件的彻底了结,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执行问题。

2、分期赔偿

当犯罪人确实一次性支付有困难时,经被害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分期支付赔偿金额。分期赔偿需要在判决中明确分期的期限、每期支付的金额等内容,以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3、其他替代方式

在某些情况下,犯罪人可能没有足够的现金来赔偿,但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如房产、车辆等。可以通过将这些财产进行拍卖、变卖等方式,将所得款项用于赔偿被害人。

三、刑事附带民事案判刑后不赔偿会有什么后果

判刑后不赔偿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后果。

1、加重刑事处罚考量

在量刑时,如果犯罪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并取得谅解,法官可能会酌情从轻处罚。反之,若拒不赔偿,可能会被视为认罪态度不好,从而在量刑上不予从轻,甚至可能加重处罚。

2、强制执行及信用惩戒

法院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除了前面提到的查询、冻结、划拨存款等,还可能将犯罪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如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等。这会对犯罪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3、民事赔偿责任持续存在

不赔偿并不意味着赔偿责任的免除,无论过了多久,只要犯罪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被害人都可以随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判刑与赔钱是并行不悖的。了解赔偿的相关规定、具体方式以及不赔偿的后果等内容,对于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和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赔偿金额的计算争议、执行过程中的困难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方面有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