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不符合预期指消费者收到的商品在品质、性能、规格、外观等方面与自身原本的期待不相符的情况。
在商业交易中,消费者基于商品的宣传、描述、样品展示等因素,会对所购买的商品形成一定的期望。而当实际收到的商品不能满足这些期望时,就属于商品不符合预期。
从品质方面来看,比如消费者购买标注为纯棉材质的衣物,收到后发现并非纯棉,存在掺假情况,这就是商品材质与预期不符,属于品质问题。再如购买的电子产品存在质量瑕疵,如屏幕有坏点、运行卡顿等,也不符合消费者对正常、无瑕疵商品的预期。
性能上,如果宣传中某款手机电池续航能力强,可实际使用中电量消耗极快,根本达不到宣传的时长,这就表明商品的性能没有达到消费者的预期。还有像购买的健身器材,宣传中具备多种功能,但实际操作时部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也属于这种情况。
规格方面,若消费者购买的是特定尺寸的家具,结果收到的家具尺寸与所购规格有较大偏差,无法放置在预定位置,这显然不符合消费者的预期。外观上,商品的颜色、图案等与宣传展示的不一致,也会让消费者觉得与预期不符,例如购买的定制礼品,上面的图案印刷模糊、颜色偏差严重。
当商品不符合预期时,消费者通常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购物平台的规则,要求商家采取退换货、补货、补偿差价等措施来解决问题,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