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规定的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活动。它涉及三方当事人、两个合同,具有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等特点,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企业发展有诸多益处。
一、法律中规定融资租赁是什么意思
根据法律规定,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租赁形式。它涉及三方主体,即出租人、承租人和出卖人,以及两个合同,即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
1、交易结构
承租人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好想要使用的租赁物以及提供该租赁物的出卖人。出租人按照承租人的选择,与出卖人签订买卖合同,购买租赁物。出租人再将租赁物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按照合同约定向出租人支付租金。
2、法律特征
一方面,它具有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对于承租人来说,通过融资租赁可以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获得所需设备的使用权,相当于获得了一笔融资。另一方面,租赁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在租赁期间,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出租人所有,但使用权归承租人。
3、经济意义
这种交易方式对于企业而言,能够有效缓解资金压力,促进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推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循环和繁荣。
二、融资租赁与传统租赁的区别是什么
融资租赁与传统租赁虽然都涉及租赁物的使用和租金支付,但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1、交易目的
传统租赁主要是为了满足承租人短期的使用需求,例如租赁房屋居住几个月。而融资租赁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融资,承租人通常希望通过长期租赁最终获得租赁物的所有权。
2、租赁期限
传统租赁的期限一般较短,通常根据承租人的临时需求确定。而融资租赁的期限较长,一般接近租赁物的使用寿命。
3、租赁物选择
在传统租赁中,租赁物通常由出租人提供,承租人只能在出租人的现有租赁物中选择。而在融资租赁中,租赁物是由承租人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选择购买。
4、租赁物所有权
传统租赁中,租赁物的所有权始终归出租人所有,租赁期满后,承租人需将租赁物返还给出租人。而在融资租赁中,租赁期满后,承租人通常可以通过支付名义价款等方式获得租赁物的所有权。
三、融资租赁的风险有哪些
融资租赁虽然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1、信用风险
承租人可能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租金,导致出租人面临租金损失的风险。同时,出卖人也可能存在交付的租赁物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情况,给出租人和承租人带来损失。
2、市场风险
租赁物的市场价值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发生波动。如果租赁物的市场价值大幅下降,在租赁期满后,出租人可能面临租赁物残值变现困难的问题。
3、技术风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租赁物可能会面临技术过时的风险。如果承租人使用的租赁物因技术落后而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可能会影响承租人的经营效益,进而影响其支付租金的能力。
4、法律风险
由于融资租赁涉及多个合同和复杂的法律关系,如果相关合同条款约定不清晰,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引发法律纠纷。
综上所述,融资租赁是一种独特的交易方式,与传统租赁有明显区别,同时也伴随着多种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各方当事人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风险点。如果你在融资租赁过程中遇到更多关于合同签订、风险防范等相关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