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转贷罪属于刑事案件类别,它被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侵犯了国家对信贷资金的发放及利率管理秩序,犯罪嫌疑人需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

从法律规定层面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被认定为高利转贷罪。该条文明确将此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围,体现了其刑事犯罪的属性。这表明高利转贷罪并非普通的民事纠纷或行政违法,而是严重违反了刑事法律规定。

从犯罪构成要件分析,高利转贷罪有其特定的构成要件。主体上,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具有转贷牟利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并高利转贷他人的行为,并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这些构成要件都符合刑事犯罪的特征,与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构成有明显区别。

从法律后果角度考量,一旦被认定构成高利转贷罪,犯罪人要承担刑事处罚。根据刑法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种严厉的处罚措施是刑事案件区别于民事、行政案件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司法程序方面,高利转贷罪的处理遵循刑事诉讼程序。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最终由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整个过程体现了刑事司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与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处理程序有着显著差异。

高利转贷罪属于什么案件类别的(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五条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