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断工龄后,社保缴费主体需分情况来看。一般情况下,买断工龄后原单位不再承担缴费责任,个人可自行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社保,也可以在找到新单位后由新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买断工龄是指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企业按照员工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等条件,一次性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当员工被买断工龄后,原单位会停止为其缴纳社保。此时,如果个人处于暂时未就业的状态,那么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继续缴纳社保。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社保,通常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个人需要自行前往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之后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定期缴纳社保费用。缴费基数可以根据个人的经济状况,在当地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要是买断工龄后个人很快找到了新的工作单位,那么新单位就会按照规定,和员工共同承担社保缴费责任。单位会根据员工的工资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员工个人也需要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工资中扣除相应的社保费用。

如果买断工龄后的个人经济条件较差,符合当地的社保补贴政策条件,还可以申请社保补贴。比如一些地方针对就业困难人员,会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保补贴,以减轻他们的社保缴费负担。买断工龄后社保的缴费主体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买断工龄后社保谁来交钱(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