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农村宅基地房屋,需要先确定继承人资格,准备相关材料,然后进行房屋评估、继承公证、房屋测绘,最后到房地产交易中心申请继承登记手续,领取新的房产证。
要明确继承人资格。根据法律规定,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如果有遗嘱,则按照遗嘱确定继承人。继承人应具有合法的身份和继承权。
准备相关材料。主要包括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这可以是医院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公安机关的销户证明等;房屋产权证明,如房产证等;继承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等;如果有遗嘱,还需提供遗嘱原件。可能还需要其他证明材料,比如亲属关系证明,用于证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的亲属关系,通常由公安机关或村委会出具。
之后,进行房屋评估。需要找专业的评估公司对房屋的价值进行评估。评估公司会根据房屋的位置、面积、建筑结构、使用状况等因素,确定房屋的市场价值,为后续的继承手续提供参考。
再进行继承公证。继承人需到当地的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手续。公证人员会对继承人的身份、继承权、相关材料等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出具继承公证书。这一步能确保继承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然后进行房屋测绘。申请人须到房地产测绘部门申请办理房屋面积测绘或转绘手续,领取测绘成果或者附图,以便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到房地产交易中心申请继承登记手续。继承人携带上述准备好的材料、继承公证书、房屋测绘成果等,到当地的房地产交易中心提出继承登记申请。填写相关表格,提交材料,缴纳相关税费和手续费。经过审核后,如果符合规定,房地产交易中心会办理产权变更手续,继承人领取新的房产证,至此继承手续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继承人继承的是宅基地上的房屋,而非宅基地本身,但根据“地随房走”原则,在房屋存续期间,继承人可使用宅基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一十四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