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赡养费的执行时间需分情况来看。当父母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时,子女就有赡养义务,若子女不履行,父母可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赡养费,法院判决后子女不履行判决的,进入执行程序;若子女与父母达成赡养协议,当子女不按协议支付赡养费,父母也可要求执行协议。

从法律规定层面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明确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意味着当父母处于缺乏劳动能力(比如因年老、疾病等原因无法正常工作获取收入)或者生活困难(如经济收入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开销)的状态时,子女就应当履行赡养义务。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子女主动承担起赡养责任,按时支付赡养费,就不存在所谓“执行”的问题。但如果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父母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父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根据父母的实际需求、子女的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赡养费的具体数额和支付方式,并作出判决。

一旦法院作出了关于赡养费的判决,子女就需要按照判决内容履行支付义务。如果子女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父母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子女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子女的财产等,以确保赡养费能够得到执行。

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可能通过签订赡养协议的方式来确定赡养费的支付问题。如果子女不按照赡养协议的约定支付赡养费,父母同样可以依据协议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履行协议内容,进而进入执行程序。父母赡养费的执行时间关键在于子女是否履行赡养义务以及是否通过法律程序来主张权利。

父母赡养费什么时候开始执行的(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