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网贷不还被起诉后,若败诉需承担还款责任及额外费用,若拒不履行可能面临强制执行,个人信用也会受损,甚至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
当借款人欠网贷不还被起诉后,首先会面临法律层面的一系列后果。法院受理网贷平台的起诉后,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若经过审理认定借款人确实存在欠款事实且未按约定还款,法院通常会判决借款人在规定期限内偿还欠款本息。这意味着借款人需要按照法院的判决履行还款义务。
除了原本的欠款本金和利息,借款人还可能需要承担额外的费用。比如,网贷平台为了追讨欠款而产生的合理费用,如律师费、诉讼费等,在法院判决后可能会要求借款人一并承担,这无疑会增加借款人的还款负担。
如果借款人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还款义务,网贷平台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强制执行阶段会采取多种措施,例如查询、冻结、划拨借款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借款人的其他财产等。这可能会导致借款人的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名下的财产被处置以偿还债务。
个人信用方面也会遭受严重损害。一旦被起诉并进入执行程序,相关信息会被记录在个人征信报告中,这将对借款人今后的金融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申请信用卡、贷款等可能会被拒绝,或者即使获得批准,也可能面临更高的利率和更严格的条件。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借款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列入该名单后,借款人会受到诸多限制,如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四十五条
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