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致轻微伤不构成犯罪,不会被判刑,但会面临治安处罚。若不赔偿,受害人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在法律层面,对于打人造成轻微伤的情况,其处理方式与造成轻伤及以上的严重伤害有本质区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结伙殴打、伤害他人;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等情形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所以,打人致轻微伤通常不会被判刑,而是接受治安管理处罚。
关于赔偿问题,打人者需要承担受害人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打人者拒绝赔偿,受害人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受害人可以向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受害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医疗费发票、误工证明等,以证明自己的损失。法院在审理后,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要求打人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如果打人者在法院判决生效后仍然拒不执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措施,以实现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