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承诺书追究责任需先明确承诺书性质和内容,依据不同情况,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追究,责任形式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
承诺书在法律上属于合同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一方违反承诺书时,追究责任可按以下步骤和方式进行。
要确定承诺书的性质和效力。承诺书通常是承诺人单方面作出的具有一定约束性的意思表示,若其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且是承诺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那么该承诺书具有法律效力。例如,商家承诺假一赔十,只要该承诺是自愿作出且不存在违法情形,就对商家具有约束力。
查看承诺书中约定的责任承担方式。如果承诺书中明确约定了违反承诺的具体责任,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那么应按照约定来追究责任。比如,员工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不离职,否则赔偿公司培训费用,若员工违反承诺,公司就可要求其支付相应费用。
若承诺书中未明确约定责任,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追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例如,开发商承诺在一定时间内办理房产证,若未按时办理,购房者可要求其继续履行办理义务,并赔偿因延迟办理所造成的损失,如影响落户、孩子上学等间接损失。
追究责任的途径多样。双方可先进行协商,达成一致解决方案。若协商不成,可寻求第三方调解,如请消费者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介入。对于涉及仲裁协议的承诺书纠纷,可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若没有仲裁约定,则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主张对方违反承诺书的一方需要提供相应证据,如承诺书原件、违约行为的相关证据等,以支持自己的诉求。
违反承诺书追究责任要结合承诺书具体情况,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合理途径来维护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条
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出卖人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出卖人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