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把人撞了的处理流程一般为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查看伤者情况并进行救助,及时报警与报保险,配合交警调查,后续协商赔偿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赔偿问题。

在开车撞人后,必须立即停车。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避免造成更严重后果的必要措施。停车后,要保护好事故现场,不要随意移动车辆和相关物品,因为现场的状况对于交警判断事故责任非常重要。例如,车辆的位置、刹车痕迹等都能为事故原因的认定提供关键线索。

要查看伤者的情况。如果伤者受伤较轻,可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带,并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止血等;若伤者伤势严重,应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救援。在等待过程中,尽量不要随意搬动伤者,以免加重其伤势。

之后,及时拨打122报警电话,向交警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情况等信息。同时,也要向自己的保险公司报案,告知保险公司事故的发生。保险公司会安排人员进行勘察和定损等工作。

交警到达现场后,会进行现场勘查和调查,当事人要积极配合交警的工作,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交警会根据现场勘查和调查结果,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划分。

在责任明确后,就进入赔偿环节。如果双方对于赔偿问题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签订赔偿协议并履行赔偿义务。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伤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赔偿纠纷。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医疗费用票据、交警的处理文件等,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开车把人撞了处理流程(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