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取保候审后判刑需结合犯罪事实、情节及相关法律规定。量刑一般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最终的判刑没有必然联系。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于取保候审的帮信罪嫌疑人,最终的判刑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犯罪情节,比如提供帮助的程度和范围。若只是提供了少量的技术支持或支付结算帮助,且涉及的犯罪金额相对较小,可能在量刑上会相对较轻,甚至有可能适用缓刑或者单处罚金。相反,如果提供的帮助对犯罪活动起到了关键作用,涉及的犯罪金额巨大,或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那么量刑可能会接近三年有期徒刑。
嫌疑人的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也会影响判刑。如果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主动退赃退赔,表现出良好的认罪悔罪态度,法院在量刑时会予以从轻考虑。反之,若存在隐瞒事实、干扰证人作证等行为,则可能会加重处罚。
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也至关重要。有自首情节的,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立功表现的,同样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帮信罪取保候审后的判刑要依据具体案件情况,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