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初犯没事故,也会被认定为危险驾驶罪,一般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这意味着,即便醉驾初犯没有发生事故,也构成了危险驾驶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处罚。拘役的期限通常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具体的量刑会综合考虑血液酒精含量、驾驶的车辆类型、行驶的道路情况等因素。
在行政处罚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说,醉驾初犯者会被吊销驾驶证,并且在五年的时间内不能重新考取。这一处罚旨在通过限制驾驶资格,来惩罚和约束醉酒驾驶的行为,减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醉驾记录会进入个人的档案,这可能会对当事人今后的工作、生活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比如,一些职业对从业人员的个人信用和犯罪记录有较高要求,醉驾记录可能会影响当事人在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同时,在一些涉及政审的事项中,醉驾记录也可能成为阻碍。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醉酒驾驶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