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干了几天不给钱可先尝试与雇主友好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还可收集证据,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身权益。
在现实生活中,兼职工作后雇主不给钱的情况时有发生,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慌张,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协商解决。与雇主进行沟通是较为温和且直接的方式。要以理性的态度向雇主说明工作的具体内容、时长以及双方当初约定的报酬标准,提醒雇主支付应得的报酬。有时候雇主可能是因为疏忽或者资金周转问题未能及时支付,通过友好的协商,问题或许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在沟通时,要注意保留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备后续可能的需要。
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职责对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可以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工作记录、考勤表、与雇主的聊天记录等,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劳动监察部门会根据提供的信息展开调查,并依法对雇主进行处理。
还可以考虑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一种较为正式的法律途径。需要向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仲裁机构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在申请仲裁前,要确保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工作事实和应得报酬。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或者不想经过仲裁程序,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不过,诉讼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要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在诉讼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院的要求,积极配合提供证据等工作。
遇到兼职干了几天不给钱的情况,要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要注意及时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有力地支持自己的主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