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4000元通常不构成侵占罪,不会被判刑。因为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一般是数额较大,相关司法解释一般将1万元作为数额较大的起点,部分地方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但通常也高于4000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侵占罪中“数额较大”的认定,虽然法律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但参照相关规定和各地司法实践情况,一般以1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这意味着,侵占财物价值达到1万元及以上,才可能构成侵占罪,进而面临刑事处罚。而侵占4000元未达到通常认定的数额较大标准,所以一般不构成犯罪,也就不会被判刑。

不过,虽然侵占4000元不构成刑事犯罪,但该行为仍属于民事侵权行为。财物的所有权人有权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侵占者返还财物。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侵占者返还侵占的财物,如果因侵占行为给财物所有人造成了其他损失,侵占者还可能需要承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例如,因侵占行为导致财物损坏、无法正常使用等,侵占者需要对相应的损失进行赔偿。

侵占4000元判多久(0)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十三条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