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离不了可以通过收集新证据、等待再次起诉的时间、尝试调解等方式来处理,从而增加离婚成功的可能性。
在起诉离婚时,如果第一次起诉法院判决不准离婚,不必过于焦虑,有多种途径可以继续推进离婚进程。
可以收集新的证据。法院判决离婚的主要依据是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若第一次起诉时证据不足导致未判离,那么在判决生效后的这段时间里,要积极收集能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新证据。例如,对方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可以收集报警记录、医院的诊断证明、伤情照片等;若存在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情况,可收集相关的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这些新的有力证据将有助于在后续的诉讼中获得法院的支持。
要关注再次起诉的时间。根据法律规定,第一次判决不准离婚后,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所以,原告可以在六个月期满后再次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一般来说,第二次起诉离婚,法院判决离婚的概率会相对较高,但这也并非绝对,仍然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夫妻感情已经破裂。
尝试调解也是一种办法。虽然判决不准离婚,但双方可以在这期间寻求专业的调解机构或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帮助。调解过程中,双方可以更理性地沟通,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想法。如果能够达成一致的离婚协议,那么可以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办理离婚手续,这样既节省时间和精力,也能避免再次诉讼的不确定性。
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尊重法律程序。若对法律程序不熟悉,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四十九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