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时,家产分割需区分是夫妻共同财产还是家庭共有财产。对于夫妻共同财产,一般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家庭共有财产则需要先进行析产,再对夫妻共同财产部分进行分割。

首先要明确财产的性质。在婚姻关系中,财产可分为夫妻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有财产。夫妻个人财产,比如一方的婚前财产、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等,一般归个人所有,离婚时不参与分割。

对于夫妻共同财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常见的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等。例如,夫妻婚后共同购买的房产、车辆等通常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涉及家庭共有财产,情况会相对复杂。家庭共有财产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共同生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创造、共同所得的财产。比如,家庭成员共同经营企业所获得的收益等。这种情况下,需要先进行析产,也就是将家庭共有财产中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部分分离出来,然后再对这部分夫妻共同财产按照上述原则进行分割。

在分割财产时,如果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父母离婚家产的分割要依据法律规定,结合具体财产情况合理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