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没按流程离职,用人单位也应该发放工资。只要员工提供了劳动,就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不能因未按流程离职而克扣工资,但因员工未按流程离职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单位可要求赔偿。

工资支付的依据是劳动付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表明工资支付的核心依据是劳动者提供了劳动,而不是离职流程是否规范。无论员工离职的方式如何,只要其在工作期间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正常的劳动,用人单位就有义务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工资。

未按流程离职的法律后果。如果员工没有按照用人单位规定的流程离职,可能会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里强调的是“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员工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而不是未按流程离职就必然导致工资被扣除。

用人单位的正确处理方式。当员工未按流程离职时,用人单位首先应按照规定支付工资。如果认为员工的行为给单位造成了损失,例如岗位空缺导致业务受阻、交接不完整造成工作延误等,用人单位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损失的存在以及损失与员工未按流程离职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如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要求员工赔偿损失,但不能直接以未按流程离职为由克扣工资。

综上所述,员工没按流程离职,用人单位应正常发放工资,若有损失可依法要求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第五十七条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签订书面合同,合同的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当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一致。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