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结婚年龄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若通过非法手段骗取了结婚证,该婚姻会被认定为无效,不具有法律效力,且一般不会有其他额外的行政处罚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明确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这是法定的结婚年龄底线,目的在于确保当事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具备足够的成熟度来承担婚姻所带来的责任和义务。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当男女双方前往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时,工作人员会严格审查双方的年龄等相关材料。如果发现一方或双方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婚姻登记机关会拒绝为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现实中可能存在一些人通过虚报年龄等非法手段骗取结婚证的情况。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未到法定婚龄的婚姻无效。无效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于所生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未达法定婚龄结婚这一行为,通常不会有像罚款、拘留等额外的行政处罚。法律主要是从婚姻效力的角度进行规范,以保障婚姻制度的严肃性和合法性。但这种无效婚姻状态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扰,比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可能会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所以,建议男女双方在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后,再依法办理结婚登记,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