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纠纷和医疗事故纠纷在概念、构成要件、法律适用和鉴定机构等方面存在区别。
二者概念不同。医疗损害纠纷是指医疗过程中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对患者造成损害而引发的纠纷,涵盖了医疗过程中各种因过错导致的损害情况。医疗事故纠纷则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纠纷。
构成要件有别。医疗损害纠纷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患者受到损害、诊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存在过错。医疗事故纠纷的构成要件除上述类似内容外,强调行为的违法违规性,即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等相关规定,并且对损害程度有一定要求,必须达到《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规定的损害程度。
法律适用不同。医疗损害纠纷主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侧重于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按照过错责任原则进行处理。医疗事故纠纷则主要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该条例对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赔偿标准等有专门规定。
鉴定机构也不一样。医疗损害纠纷的鉴定可以由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其鉴定更加侧重于从专业技术角度判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医疗事故纠纷的鉴定一般由医学会组织进行,医学会的鉴定除了技术层面,还会考虑医疗行为是否违反相关规范和常规。
赔偿标准存在差异。由于法律依据不同,医疗损害纠纷的赔偿通常按照民事侵权赔偿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多项费用。医疗事故纠纷的赔偿则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进行计算,部分赔偿项目的计算方式和赔偿金额可能与医疗损害纠纷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十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