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一个月社保计算方式通常分单位缴纳和个人缴纳两种情况。单位缴纳的,一般按实际工作天数占全月工作日的比例来计算社保费用;个人缴纳的,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多数地区按月足额缴纳,不存在按天计算情况。

单位缴纳情况:在单位就业时,若员工入职或离职导致当月工作不满一个月,社保费用计算较为复杂。社保缴纳基数是关键因素。社保缴纳基数一般根据员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新入职员工通常以首月工资为基数。假设员工月工资为5000元,当地社保缴纳比例为养老保险单位缴16%、个人缴8%,医疗保险单位缴8%、个人缴2%,失业保险单位缴0.7%、个人缴0.3%,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单位缴纳,比例分别为0.2%和1%。若该员工当月工作15天,全月工作日为22天。则单位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为5000×16%×(15÷22) ≈ 545.45元,个人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为5000×8%×(15÷22) ≈ 272.73元,以此类推计算其他险种费用。不过,不同地区政策有差异,有些地区规定只要员工在当月有一天在职,单位就需为其缴纳全月社保。个人缴纳情况: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一般是按月缴费。他们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在规定的社保缴费档次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档次进行缴纳。例如,当地社保部门设定了低、中、高三个档次,对应的月缴费金额分别为500元、800元、1200元,灵活就业人员选定某个档次后,无论当月实际情况如何,都需按月足额缴纳该档次对应的费用,不存在按天折算的情况。不满一个月社保的计算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区政策、缴纳主体等。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及时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以确保社保缴纳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