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摩托车撞到小轿车,应按保护现场、报警、救助伤者、认定责任、协商或诉讼解决赔偿的步骤处理较好。
在事故发生后要保护好现场。保护现场对于后续事故责任的认定至关重要。不要随意移动车辆和现场的物品,避免破坏事故发生时的状态。如果事故现场影响交通,需要移动车辆时,要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或标记车辆位置,以便交警后续了解事故发生时的情况。
立即报警。通知交警部门前来处理事故,交警会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调查取证。他们会根据现场情况、双方陈述、证人证言等因素,依据交通法规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同时,也要向保险公司报案,因为后续的理赔环节需要保险公司介入。
若有人员受伤,要及时救助伤者。可以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救援。在等待过程中,如果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可以对伤者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但要注意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二次伤害。
责任认定是关键环节。交警会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划分事故责任。可能有一方承担全部责任、双方分担主次责任或者双方承担同等责任等情况。责任认定结果会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形式呈现,双方当事人需要签字确认。
赔偿问题。如果双方对责任认定和赔偿金额没有争议,可以协商解决赔偿事宜。双方可以根据责任比例,就车辆维修费用、医疗费用、误工费等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赔偿协议。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根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