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的商品房出现质量问题,可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合同约定,通过与开发商协商、向相关部门投诉、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
当购买的商品房出现质量问题时,首先要对质量问题进行分类和评估。一般来说,商品房质量问题可分为轻微质量问题、一般质量问题和严重质量问题。
轻微质量问题,如墙面有细微裂缝、门窗密封稍有不严等。对于这类问题,购房者可以先与开发商进行沟通,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开发商提出维修要求。通常开发商会安排施工单位进行维修,购房者应注意在维修过程中进行监督,确保维修质量。
一般质量问题,例如房屋渗漏、地面空鼓等。如果与开发商协商维修后,开发商未能在合理期限内完成维修,或者维修后问题仍然存在,购房者可以自行维修或委托第三方进行维修,相关费用由开发商承担。购房者要注意保留好维修费用的相关凭证,以便后续向开发商追偿。
严重质量问题,像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这会严重影响购房者的正常居住使用。此时,购房者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开发商返还购房款及利息,同时还可以主张相应的赔偿。购房者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房屋质量进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作为维权的重要依据。
如果与开发商协商不成,购房者可以向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投诉,寻求帮助和调解。若购房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购房者可以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若没有约定仲裁条款,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维权过程中,购房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购房合同、房屋质量问题的照片、维修记录、检测报告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