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七责任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赔偿需根据具体险种和事故类型来确定。一般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若有商业险,按三七比例在商业险责任范围内赔付,若无商业险则由责任方按比例承担。

交强险在交通事故赔偿中起着重要作用。交强险有固定的责任限额,分为有责和无责两种情况。在三七责任划分下,只要负有责任,交强险就会在有责限额内进行赔偿。有责限额包括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和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例如,死亡伤残赔偿限额通常为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也就是说,在这些限额内,不论责任比例是多少,交强险都会全额赔偿给受害方。

当交强险赔偿后仍有不足部分时,就要看是否投保了商业险。如果投保了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这部分超出交强险的损失,保险公司会按照责任比例进行赔偿。比如,事故造成的总损失是10万元,交强险赔偿了2万元,剩下的8万元,若双方是三七责任,负主要责任的一方承担70%,即5.6万元。如果该方投保了足够额度的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这5.6万元就可以由商业险进行赔偿。

若没有投保商业险,那么超出交强险赔偿范围的部分,就需要由责任方自行按照三七比例承担赔偿责任。比如,负次要责任的一方就要承担超出部分30%的赔偿费用。对于车辆自身的损失,如果投保了车损险,自己车辆的损失也可以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由保险公司在车损险范围内进行赔偿。三七责任下保险公司的赔偿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和保险条款的具体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八十六条

业主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相关行为应当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执行政府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业主应当依法予以配合。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对任意弃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违反规定饲养动物、违章搭建、侵占通道、拒付物业费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请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业主或者其他行为人拒不履行相关义务的,有关当事人可以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或者投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