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环节,效力是双方确立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受法律保护。
结婚登记是确立婚姻关系的法定程序,有着严格的流程和重要的法律效力。
结婚登记的程序
申请。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需携带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共同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申请时,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场,不能委托他人办理。
审查。婚姻登记机关会对当事人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进行审查,查看其是否真实、有效,是否符合结婚的条件。审查内容包括当事人的身份信息、是否达到法定婚龄、是否存在禁止结婚的情形等。同时,婚姻登记机关还可能会对当事人进行询问,以了解双方的结婚意愿等情况。
登记。经过审查,如果符合结婚条件,婚姻登记机关会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如果不符合结婚条件,婚姻登记机关会向当事人说明理由,不予登记。
结婚登记的效力
结婚登记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一旦男女双方进行了结婚登记,领取了结婚证,他们之间就确立了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这种婚姻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夫妻双方享有一系列的权利和义务。
在权利方面,夫妻双方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等。在义务方面,夫妻双方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应当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共同抚养教育子女等。合法的婚姻关系也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为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