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室抢劫一般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抢劫罪本就是一种严重的暴力犯罪,而“入室抢劫”属于抢劫罪加重处罚的情形之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中就包括入户抢劫。

“入户抢劫”中的“户”,是指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认定“入户抢劫”,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并且该目的是在入户之前就已经形成。如果是合法进入他人住所后临时起意实施抢劫的,一般不属于“入户抢劫”。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入室抢劫的量刑,法院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抢劫的手段是否恶劣,是否对被害人造成了身体伤害以及伤害的程度,抢劫财物的数额大小等。如果抢劫行为导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那么犯罪人很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反之,如果犯罪人存在一些从轻处罚的情节,如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等,法院在量刑时也会予以考虑,但通常仍会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幅度内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