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辩护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人,为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委托的方式为其选定能够在刑事诉讼中为其进行辩护的人。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处于被追诉的地位,需要有人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和辩护,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委托辩护人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

从委托主体来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有权自行委托辩护人。其法定代理人(如父母、监护人等)、近亲属(如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也可以代为委托辩护人。例如,当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无法亲自委托时,其近亲属可以依法为其委托辩护人。

关于委托的时间,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这充分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不同诉讼阶段都能获得辩护帮助。

辩护人可以是律师,也可以是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还可以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不过,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委托辩护人具有重要意义。辩护人可以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辩护人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帮助其进行有效的辩护,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和公平。

委托辩护人是什么意思(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开除公职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