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无证酒驾的处罚分两种情况。若只是饮酒驾驶且无证,会面临罚款、拘留;若达到醉酒驾驶标准且无证,涉嫌危险驾驶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也有相应的行政处罚

首先来分析饮酒驾驶且无证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所以,无证且饮酒驾驶,会综合上述规定进行处罚,罚款金额在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还可能面临十五日以下拘留。

若达到醉酒驾驶且无证的情况,性质更为严重。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并且由于是无证驾驶,还会按照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规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驾驶无证酒驾是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不仅会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还会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杜绝无证酒驾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