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有欠条但工资仍未拿到,可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包括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直接起诉等。

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毕竟协商是最便捷、成本最低的解决方式。农民工可以直接找到用人单位负责人,依据欠条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要求其按照约定支付工资。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防后续需要作为证据使用。

如果协商不成,农民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行政部门。农民工可以携带欠条、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到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如果发现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会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

申请劳动仲裁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劳动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居中公断与裁决。农民工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并提交欠条等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裁决。如果农民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法律规定,农民工还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支付令是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只要农民工提供的欠条等证据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事实,法院就可以向用人单位发出支付令。如果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既不提出书面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农民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农民工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整理相关证据,如欠条、工作记录、考勤表等,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以及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事实。法院会根据双方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一旦判决生效,用人单位仍不支付工资的,农民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