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无证经营食品的处罚,通常会根据具体违法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一般会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在我国,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对于摆地摊无证经营食品的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和相应处罚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许可。摆地摊经营食品显然属于食品销售或餐饮服务范畴,若无相关许可证,就违反了这一规定。
当执法部门发现摆地摊无证经营食品的情况时,首先会进行调查取证,确定违法事实。处罚的第一步是没收违法所得,也就是经营者通过无证经营食品所获得的收入。同时,还会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防止这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继续流入市场危害消费者健康。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也会被一并没收。
关于罚款的标准,会根据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来确定。如果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会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这一较高的罚款额度体现了对无证经营食品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旨在促使经营者遵守法律法规,取得合法经营资格。若货值金额达到一万元以上,那么会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这种按比例罚款的方式,使得处罚力度与违法经营的规模相适应,更具合理性和威慑力。
除了上述处罚外,如果无证经营食品的行为导致了食品安全事故,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等严重后果,经营者还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所以,为了保障自身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摆地摊经营食品的人员应依法办理相关许可证,合法合规经营。

法律依据: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第十三条
从事无照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无照经营的处罚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