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委会遭到诽谤可通过与诽谤者协商解决、向相关部门投诉、申请仲裁(若有仲裁约定)、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若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可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追究其刑事责任。
当业委会发现遭到诽谤后,应该及时收集相关证据。证据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比如诽谤的文字内容,像张贴在小区公告栏的诋毁言论、在业主群里发布的不实信息等,可通过拍照、截图等方式留存;若是口头诽谤,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录音。同时,也可以寻找目击证人,让他们提供相关的证人证言。
收集好证据后,可以尝试与诽谤者进行沟通协商。以平和的方式指出对方的错误,要求其停止诽谤行为,并公开澄清事实、消除影响。很多时候,可能是存在一些误会,通过沟通可以解决问题。
如果协商不成,业委会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比如向小区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反映情况,这些部门通常会对小区的事务进行协调和管理,他们可以介入调查并进行调解。
若有仲裁约定,也可以根据约定申请仲裁。仲裁具有专业性和高效性的特点,能够较为快速地解决纠纷。
对于情节较为严重的诽谤行为,业委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要求诽谤者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在诉讼过程中,之前收集的证据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诽谤行为达到了刑法规定的严重程度,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业委会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通过刑事自诉,让诽谤者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维护业委会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