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不出医疗费,受害者可以先自行垫付,之后通过与肇事者协商、申请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来解决费用问题。
在交通事故等侵权事件中,若肇事者不出医疗费,首先受害者不要因为费用问题耽误治疗,可以先自行垫付或者向亲戚朋友借款支付医疗费用。保留好所有与医疗相关的票据,如医院的收费凭证、病历、诊断证明等,这些都是后续索赔的重要依据。
第一步可以尝试与肇事者沟通协商。以平和的态度向其说明情况,告知其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其支付医疗费。有时候肇事者可能是因为经济困难或者存在误解而未支付费用,通过沟通可能会解决问题。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请求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在交通事故中,交通管理部门有调解的职责。受害者可以向交警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交警部门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会根据事故责任认定等情况,确定双方应承担的费用比例。
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那么就需要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受害者需要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据,如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票据、病历等,以证明事故的发生、肇事者的责任以及自己所遭受的损失。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一旦判决生效,如果肇事者仍不履行支付义务,受害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肇事者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财产等措施来保障受害者的权益。
如果受害者购买了商业保险,也可以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以缓解医疗费用的压力。当肇事者不出医疗费时,要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第二十一条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