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醉驾逃逸可能涉嫌窝藏、包庇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司法实践中,醉驾逃逸者本身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或交通肇事罪。而帮助醉驾逃逸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构成窝藏、包庇罪。
对于窝藏、包庇罪的量刑,存在不同的情形。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里的一般情形通常是指帮助行为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例如没有导致司法机关长时间无法追捕到犯罪嫌疑人,没有使犯罪嫌疑人继续实施其他犯罪行为等。
当出现情节严重的情况时,量刑会加重,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帮助重大犯罪的醉驾逃逸者,比如该醉驾逃逸行为导致了多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二是帮助行为严重干扰了司法机关的正常侦查、起诉、审判活动,例如多次为犯罪嫌疑人提供隐藏处所,或者故意提供虚假的关键证据,误导司法机关的侦查方向等;三是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公众对司法公正的质疑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事前通谋,即与醉驾逃逸者在其犯罪行为实施前就商量好帮助其逃逸等事宜,那么会以共同犯罪论处。此时,帮助者可能会根据醉驾逃逸所构成的具体罪名,如交通肇事罪等,按照共同犯罪的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条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