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代持存在实际出资人权益受损、名义股东面临法律风险、公司治理和发展受影响等风险。

对于实际出资人而言,存在诸多权益受损的风险。一方面,身份披露存在困难。实际出资人若想显名,需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若其他股东不同意,实际出资人难以成为显名股东,其诸多股东权利的行使也会受限。另一方面,财产安全受威胁。名义股东可能擅自处分代持股份,将股份转让、质押给第三方,只要第三方是善意取得,实际出资人只能要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而无法追回股份。同时,若名义股东对外负债,其名下代持的股份可能被法院强制执行用于偿债,实际出资人只能向名义股东追偿,但可能面临执行困难。

从名义股东的角度看,也面临着不小的法律风险。税务风险首当其冲,当实际出资人要求名义股东将股份变更回自己名下时,税务机关可能认定为股权转让行为,要求名义股东缴纳个人所得税等税费。名义股东还可能承担出资不实的法律责任。如果实际出资人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债权人有权要求名义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名义股东承担责任后虽可向实际出资人追偿,但过程可能复杂且存在不确定性。

对公司来说,股份代持也会对治理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股权结构不清晰,可能导致公司决策效率低下,股东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在公司上市等重大资本运作时,股份代持情况可能成为障碍,监管部门通常要求公司股权清晰,不存在代持情况,否则可能影响公司的上市进程。

股份代持会有什么风险(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四条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