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纳工伤保险费根据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缴费费率来计算。其中,工资总额是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缴费费率则由行业风险程度等因素确定。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职工权益和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意义重大。下面从工资总额和缴费费率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工资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依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它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应对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工资进行统计和核算,确保工资总额计算的准确性。例如,一家制造企业有100名职工,这100名职工的各类工资收入总和就是该企业计算工伤保险费的工资总额基数。

缴费费率: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一般来说,风险程度较高的行业,如采矿业、建筑业,缴费费率相对较高;而风险程度较低的行业,如服务业、金融业,缴费费率相对较低。例如,采矿业的基准费率可能在2%左右,而服务业的基准费率可能在0.5%左右。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根据用人单位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和所属行业费率档次等情况,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支付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等费用,保障职工在遭受工伤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和经济补偿。

缴纳工伤保险费按照什么标准计算(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四条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和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和所属行业费率档次等情况,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