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驶助力车发生事故的处理需先判断助力车性质,若属机动车,按醉酒驾驶机动车处理,涉嫌危险驾驶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要承担事故民事赔偿责任;若属非机动车,一般不涉及刑事犯罪,但需根据事故责任划分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要明确助力车的性质。助力车分为电动助力车和燃油助力车。判断其是否属于机动车,主要依据车辆的技术参数。根据相关标准,电动两轮轻便摩托车和电动两轮摩托车属于机动车范畴,其设计最高时速大于20公里且不大于50公里的为电动轻便摩托车,设计最高时速大于50公里的为电动摩托车;燃油助力车若达到一定的排量、速度等标准,也会被认定为机动车。

如果助力车被认定为机动车,醉酒驾驶助力车发生事故,驾驶人涉嫌危险驾驶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若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还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若造成残疾)、财产损失等。

若助力车被认定为非机动车,虽然不构成危险驾驶罪等刑事犯罪,但在事故中也需根据责任划分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交警部门会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如双方的行驶路线、速度、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等,来认定事故责任。责任划分一般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根据责任比例,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赔偿。

无论助力车是否属于机动车,发生事故后都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积极救助伤者,并及时报警。切不可逃逸,否则将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醉酒驾驶助力车发生事故怎么处理的(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