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打人还手,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并及时报警。若还手行为被认定为正当防卫,则无需承担刑事责任;若被认定为防卫过当,可能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若被认定为互殴,则双方都可能面临治安处罚甚至刑事处罚。
当遭遇入户打人情况而还手时,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步骤和相关法律规定。
第一步是保障自身安全并报警。在入户者实施暴力行为时,首要任务是尽可能保证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可以寻找机会躲避到安全的地方,如锁好房间门并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向警方清晰准确地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数以及现场大致情况等关键信息。
关于还手行为的性质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如果还手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那么这种还手就属于正当防卫。例如,入户者只是推搡,还手者只是进行阻挡和挣脱,未对对方造成严重伤害,通常会被认定为正当防卫。
如果还手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就是防卫过当。比如入户者只是轻微挑衅,还手者却使用凶器将对方打成重伤,就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
如果还手行为被认定为互殴,即双方都有伤害对方的故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若造成轻伤以上后果,还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在事件发生后,要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如实陈述事情经过,提供相关证据,如现场的监控视频、证人证言等,以便警方准确认定事件性质和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