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货款迟迟不给主要触犯《民法典》中关于合同履行的相关规定,可能构成违约,此外若涉及恶意拖欠且情节严重,还可能触犯《刑法》中的相关罪名。

在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通常会形成买卖合同关系。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当双方达成买卖货物的约定时,合同即成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明确,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拖欠货款的行为显然属于不履行支付货款这一合同义务的情况,因此构成违约。

从具体的违约责任承担来看,若双方在合同中有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的约定,违约方应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若没有约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买受人违约拖欠货款的,出卖人可以以违约为由主张赔偿逾期付款损失。

在某些情况下,拖欠货款的行为可能升级为刑事犯罪。例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这种情况下,拖欠货款就不再仅仅是民事违约行为,而是要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一些企业之间的货款拖欠,如果涉及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还可能受到相关金融监管法规以及行业规范的约束和制裁。企业和个人在遇到货款拖欠问题时,应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

拖欠货款迟迟不给触犯了法律哪一条规定(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