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轻微伤不调解时,赔偿需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由责任方根据法定赔偿项目和标准进行赔偿。若双方就赔偿无法协商一致,受害方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解决赔偿问题。
在交通事故中出现轻微伤且不调解的情况下,赔偿有着相应的规定和流程。要明确事故责任。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会根据现场勘查、当事人陈述等情况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确定各方的责任比例,如一方全责、双方主次责等。这是后续赔偿的重要依据。
关于赔偿项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医疗费是指因治疗轻微伤所花费的实际费用,需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由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收入状况则需提供相应的收入证明。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如果双方无法通过调解达成赔偿协议,受害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受害方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费用票据、病历、误工证明等,以证明自己的损失和主张的赔偿金额合理合法。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判决生效后,若责任方不履行赔偿义务,受害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律手段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交通轻微伤不调解时,通过法律途径可以确保赔偿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