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判决后,被害人可以通过申请法院执行、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进行追偿。
当诈骗罪判决生效后,被害人若要追偿损失,有以下几种途径。
依靠刑事判决中的退赔部分执行。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会在判决时责令犯罪分子退赔被害人的损失。判决生效后,若犯罪分子未主动履行退赔义务,被害人可以向作出判决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多种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犯罪分子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名下的房产、车辆等财产。通过这些执行手段,将执行所得的财产返还给被害人,以弥补其遭受的经济损失。
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刑事判决中未涉及退赔内容或者退赔不足以弥补被害人的全部损失,被害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在民事诉讼中,被害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自己因犯罪行为遭受的具体损失以及该损失与犯罪分子的诈骗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例如,提供相关的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法院经过审理,若认定被害人的诉求合理合法,会依法作出民事判决,要求犯罪分子承担赔偿责任。在获得生效的民事判决后,若犯罪分子仍不履行赔偿义务,被害人同样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被害人在追偿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犯罪分子的财产状况。如果发现犯罪分子有转移、隐匿财产等逃避执行的行为,应及时向法院报告,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犯罪分子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被害人也可以积极与执行法院沟通,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提供可能的财产线索,以提高追偿的成功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