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申请仲裁需准备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证据材料等材料,申请途径有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下可前往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线上可通过当地政务服务网或劳动仲裁相关平台申请。
在劳动纠纷中,申请仲裁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首先来了解申请仲裁所需的材料。
仲裁申请书:这是启动仲裁程序的关键文件。申请书应详细写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身份证明:劳动者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以证明自己的身份。用人单位作为申请人时,要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等。
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等,这些材料用于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证据材料:与仲裁请求相关的证据,比如加班的证据、被拖欠工资的证据等。证据应尽量提供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印件,但需与原件核对无异。
接下来看看申请仲裁的途径。
线下途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以直接前往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上述准备好的材料。在提交材料时,工作人员会对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如有问题会当场告知补充或修改。
线上途径:许多地方都开通了线上申请劳动仲裁的服务。可以通过当地的政务服务网,找到劳动仲裁申请的入口,按照系统提示填写相关信息、上传申请材料。也可以使用当地专门的劳动仲裁相关平台进行申请。线上申请方便快捷,申请人可以随时查看申请进度。
在劳动纠纷申请仲裁时,准备好充分的材料并选择合适的申请途径,有助于顺利启动仲裁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