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判刑后没钱赔偿,受害人可以通过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人赔偿,若犯罪人确实暂时没有赔偿能力,法院会中止执行,待其有执行能力时再恢复执行;若犯罪人有能力却拒不赔偿,受害人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其履行赔偿义务。
在故意伤害罪案件中,犯罪人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被判刑外,还需对受害人进行民事赔偿。当犯罪人被判刑后却没有钱赔偿时,有以下处理方式。
受害人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人赔偿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如果犯罪人确实没有赔偿能力,法院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裁定中止执行。这意味着执行程序暂时停止,待犯罪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时,受害人可随时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在此期间,法院会对犯罪人的财产状况进行持续关注。
而要是犯罪人有赔偿能力却拒不赔偿,受害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一系列强制执行措施,例如查询、冻结、划拨犯罪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名下的房产、车辆等财产。法院还可以将犯罪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如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限制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等场所进行高消费等,以此来促使其履行赔偿义务。
若犯罪人有财产但转移、隐匿财产以逃避赔偿责任,这种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即使犯罪人判刑后没钱赔偿,法律也有相应的机制保障受害人获得应有的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七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