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离婚前一方转移财产,另一方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包括收集证据、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在离婚分割财产时请求对转移方少分或不分财产,离婚后发现的还可再次起诉要求分割。
在婚姻关系中,若遇到一方在离婚前转移财产的情况,有相应的法律途径来应对。证据收集至关重要。要尽可能收集对方转移财产的相关证据,比如银行转账记录、房产交易合同、公司股权变更文件等。这些证据能够清晰地证明对方存在转移财产的行为,为后续的维权提供有力支持。可以通过查询银行账户流水,查看是否有异常的大额转账;对于房产和车辆等财产,到相关的登记部门查询产权变更情况。
申请财产保全。在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的迹象时,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分为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中财产保全。诉前财产保全是在起诉前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会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会立即执行,但申请人需要在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提起诉讼。诉讼中财产保全则是在诉讼过程中提出申请。财产保全可以防止对方进一步转移财产,确保财产处于可控状态。
在分割财产时争取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所以,在离婚诉讼中,可向法院提供对方转移财产的证据,请求法院对转移方少分或不分财产。即使离婚后才发现对方转移财产的行为,也可以在发现之日起三年内,向法院起诉要求再次分割财产。
面对离婚前转移财产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财产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