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起诉变更抚养权需准备民事起诉状、主体资格证明材料、证据材料等,手续包括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材料立案、缴纳诉讼费、参加庭审等。
需要准备的材料。
民事起诉状:这是启动诉讼程序的重要文书,要清晰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明确诉讼请求,即要求变更孩子抚养权;还要阐述事实与理由,说明为什么要变更抚养权,比如原抚养方存在虐待孩子、患有严重疾病无法继续抚养等情况。
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原告和被告的身份证复印件,用以证明双方的身份信息;孩子的出生证明或户口本,以证实孩子与双方的亲子关系。
证据材料:这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如果是因为原抚养方经济状况恶化无法保障孩子生活,可以提供原抚养方的收入证明、债务情况证明等;若原抚养方存在不良嗜好或对孩子有暴力行为,可提供相关的证人证言、报警记录、医院诊断证明等;要是自己有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条件,如稳定的住所、良好的教育资源等,也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房产证、学校的相关证明等。
接下来是起诉的手续。
第一步是立案。将准备好的上述材料一并提交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一般来说,是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步是缴纳诉讼费。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会通知缴纳诉讼费用。费用的多少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变更抚养权案件属于非财产案件,收费相对较低。
第三步是参加庭审。法院会根据案件排期安排开庭时间,双方当事人需要按照传票上的时间和地点准时参加庭审。在庭审过程中,双方要进行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综合判断是否变更抚养权。
如果法院判决变更抚养权,双方需按照判决执行。若一方不服判决,可以在规定的上诉期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九条
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