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请律师主要是为了获得专业法律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诉讼权利以及争取有利的处理结果。

获得专业法律帮助是犯罪嫌疑人请律师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律体系复杂且不断变化,犯罪嫌疑人通常不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律师经过系统的法律学习和实践,熟悉各类法律条文和司法程序。在面对刑事指控时,律师能够准确解读相关法律规定,为犯罪嫌疑人详细解释其行为可能涉及的罪名、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等。例如,在经济犯罪案件中,律师可以帮助犯罪嫌疑人理解诸如诈骗罪、挪用资金罪等罪名的构成要件和量刑标准,让犯罪嫌疑人对自身处境有清晰的认识。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是关键因素。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可能会面临各种压力和不公正对待。律师作为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律师可以监督司法机关的侦查、起诉和审判活动,防止出现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违法行为。如果发现存在这些问题,律师可以及时提出申诉和控告,维护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和尊严。

保障诉讼权利同样不容忽视。犯罪嫌疑人在诉讼中有一系列的权利,如申请回避、进行辩护、申请取保候审等。律师能够协助犯罪嫌疑人正确行使这些权利。例如,当犯罪嫌疑人认为某些司法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时,律师可以帮助其提出回避申请。在庭审过程中,律师可以代表犯罪嫌疑人进行辩护,提出合理的辩护意见和证据,为犯罪嫌疑人争取公正的审判。

争取有利的处理结果是犯罪嫌疑人请律师的直接目标。律师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为犯罪嫌疑人制定合理的辩护策略。通过调查取证、分析证据等工作,寻找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情节和证据。例如,律师可以收集犯罪嫌疑人具有自首、立功、初犯、偶犯等情节的证据,在量刑时为其争取从轻、减轻处罚。在一些情况下,律师还可以通过与检察机关进行沟通和协商,争取不起诉或者适用缓刑等有利的处理结果。

犯罪嫌疑人请律师为了什么(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九条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

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适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