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男方有家暴倾向时,为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应从多方面妥善处理孩子相关事宜,包括及时保护孩子免受暴力侵害、收集家暴证据以争取孩子抚养权、为孩子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等。
在暴力发生时要第一时间保护孩子的安全。如果家暴正在发生,应立即将孩子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比如其他房间并锁好门,或者带孩子离开现场到邻居家、亲戚家等相对安全的场所,避免孩子直接目睹或遭受家暴的伤害。
要注重收集家暴的证据。这些证据对于后续处理孩子的抚养权等问题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拍照、录像记录家暴现场的情况,包括受伤部位、现场混乱状况等;及时报警,警方的出警记录、询问笔录等都是有力的证据;还可以收集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等,证明家暴造成的身体伤害。有了这些证据,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时会更有优势。因为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会从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保障孩子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男方有家暴倾向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女方争取到抚养权的可能性较大。
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暴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极大的创伤,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要及时与孩子沟通,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让孩子知道家暴不是他们的错。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为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
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孩子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成长环境。如果与男方分居或离婚,要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学习等事宜,让孩子能够正常地成长和发展。同时,要教育孩子正确应对暴力和冲突,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