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标被拘留15天放出来后是否还有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因串标行为被给予行政拘留15天,属于治安处罚,一般执行完拘留处罚后,此次治安案件通常就处理结束;但如果后续有新证据证明串标行为涉嫌犯罪,可能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需要明确这15天拘留是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如果是行政拘留,这是对串标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一种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规定,对于一些影响招投标市场秩序等尚不构成犯罪的串标行为,公安机关可能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当行政拘留执行完毕,意味着此次治安处罚已经执行到位,通常情况下当事人不会再因该串标行为面临治安方面的后续处罚。
如果此次串标行为情节严重,达到了刑事犯罪的标准,即使暂时被释放,后续仍可能有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被拘留15天释放后,司法机关可能继续对案件进行侦查。若有足够证据证明串标行为符合上述犯罪构成要件,那么当事人可能会被采取进一步的刑事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之后还可能面临检察院的起诉和法院的审判。
即使不涉及刑事责任,串标行为的实施者还可能面临其他方面的法律后果。比如在民事上,可能会因串标行为给其他相关方造成损失而承担赔偿责任;在行政上,可能会受到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其他行政处罚,如罚款、取消一定期限内参与投标的资格等。所以,串标被拘留15天放出来后,不能简单认为就没有事情了,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后续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第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