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的解除时间取决于法院判决的缓刑考验期时长,而不是是否有前科或二次犯罪。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要明确缓刑考验期的确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也就是说,法院会根据具体的犯罪情况和判决结果,确定一个合理的缓刑考验期。

对于有前科二次犯罪的情况,如果符合缓刑条件被判处缓刑,其缓刑考验期的计算同样遵循上述法律规定。例如,某人因二次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同时宣告缓刑三年,那么这三年就是缓刑考验期。

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需要遵守相关规定。根据法律,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当缓刑考验期满,如果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犯新罪,没有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也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且情节严重的情况,那么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由执行机关公开予以宣告,至此缓刑解除。

有前科二次犯罪判缓刑的解除时间完全取决于法院确定的缓刑考验期,只要在考验期内严格遵守规定,考验期满就会正常解除缓刑。

有前科二次犯罪判缓刑多久解除(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